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构建“校友-企业-学院”共同体
副校长王文起带队赴浙江省杭州、宁波两地开展访企拓岗调研
8月13日至8月15日,副校长王文起一行赴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等地,走访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宇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海天塑机集团等行业单位和新兴科技公司,与行业单位洽谈校企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推进和地质e站建设等内容,看望慰问校友代表和我校实习学生。
陪同调研的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单华生、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瞿祥华、院长宁伏龙、副院长郝国成、机械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韩光超。
8月14日上午走访了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就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毕业生需求等方面交换意见。副校长王文起向校友单位介绍地大近年的发展情况,感谢企业对地大的支持和毕业生的培养,期待未来拓展更多的校企合作空间和领域。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章淇华致辞并介绍了公司情况,测绘工程中心主任李柏、综合办副主任朱国荣、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技术中心主任熊丽萍等校友参会。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服务于浙江省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国土卫星遥感应用、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民生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防灾救灾、海洋调查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会上,91级、95级、98级、13级及08级地大校友纷纷畅谈了自己的工作感受和对母校的深切怀念。王文起副校长勉励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勇争先,再立新功,展现地大人风采。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双来介绍了公司情况,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及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分析仪器、试剂耗材、信息化软件等产品与服务,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等10余个行业研发平台,硕博占比约60%。参会讨论的95级尉亚飞和2019届博士吴智威等几位校友介绍了在聚光科技工作的情况,对母校地慰问看望表示感谢。


8月14日下午走访了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宇树科技销售总监苌瑞春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产品迭代历史,生动展示了机器人的最新产品和多个应用场景,对365英国正在筹办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结合我校行业背景应用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浙江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地大90级校友李桂来,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战略规划。副校长王文起详细介绍了地大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学校专业建设持续优化,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能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师生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代表学校,向浙江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对地大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为地大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平台和条件和条件保障。他勉励各位校友,继续秉承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母校增光添彩。
8月15日下午走访了宁波海天塑机集团,看望慰问了我校365英国的实习同学。海天大学陈兴校长陪同讲解,向王文起副校长一行介绍了海天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训基地。同时会见了张总经理,并参观了宁波海天塑机集团的多个子公司车间厂房,实地考察的工作场景。


王文起副校长感谢海天集团为同学们搭建的优质实践平台与宝贵成长机遇,对同学们提出了提出五点殷切期望:(1)以实践深化认知,实现能力跃升。经过三周的沉浸式实习,同学们不仅直观接触了书本之外的真实产业问题,更通过理论感悟、技术积累与实践锤炼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岗位胜任力。这种“学思践悟”的成长模式,既助力个人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也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产教融合奠定坚实基础。(2)珍视一线历练,补足课堂教育短板。工厂生产线的真实场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同学们应充分把握这次难得的“实践充电”机会,在观察、操作与反思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一线经历成为职业发展的“加速器”。(3)强化系统思维,培养全局视野。企业实践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系统思维”的淬炼过程。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同学们需学会从流程优化、资源协同、风险防控等多维度分析问题,培养统筹全局的意识与能力,为未来应对更复杂的工作挑战做好准备。(4)拥抱时代变革,锻造创新竞争力。面对人工智能与“AI+”技术的迅猛发展,同学们以长远眼光审视行业趋势,主动提升创新思维与认知高度。“多思考前沿动态、多研读专业典籍、勤参与实践探索,同时减少碎片化信息干扰,少刷手机,养成专注学习的习惯。”要充分利用校企协同资源,努力成长为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端人才。(5)恪守规范准则,塑造优良品格。同学们务必将“安全”与“规范”放在首位: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时刻绷紧安全防线;同时秉持“诚实做人、规范做事”的原则,在实践中锤炼职业道德,力争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收获,成长为有担当、有贡献的优秀学习者与未来工作者。

瞿祥华书记亲切慰问大家,勉励同学们:(1)要主动融入企业,积极适应企业环境,明确个人发展路径,在实习中动态补足技能短板。建议紧跟技术导师步伐,针对性强化实操能力,实现实践本领的快速提升;(2)要提升个人素养与文化认知,强调在技能打磨的同时,需注重个人品格塑造,主动学习企业文化内核,将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同步锤炼;(3)要成长进步平衡发展,提醒同学们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既要高效利用海天集团提供的优质平台与机遇,也要科学规划工作节奏,保障可持续发展。
宁伏龙院长鼓励同学们学会善于思考,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1)基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工人”会不会消失?(2)作为新工科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专业领域的学生,个人定位是什么,如何适应新技术、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单华生处长从实践能力培养和人才需求的角度,勉励大家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将地大校训融入实操,养成标准化作业习惯,提升现场管理能力,通过主动请教、多维思考、跨层级协作,将实习转化为技能沉淀。实习中每日记录“技术难点+解决逻辑”,针对性提升岗位适配度。


参加本次实习的同学们纷纷发言畅谈体会。李卓同学说,开始实习时,比较震撼,目前已跟了一个工种,经过三周实习,体会了书本与现实的结合,期待后期两周的技术部实习。郑尧午同学表示,原以为企业的工作环境会恶劣艰苦,可实际上整洁有度,空调、风扇等保障充分;在工厂一线的学习更加真实,动手实操的印象更加深刻;不久前吴书记和罗老师一行刚来慰问过,感受到了学校对在外实习同学的关心和重视。何旭同学评价“好”,住宿、工作内容、环境都很满意,实习的动力十足,见识到了一线的真实设备,可以将课堂的书本知识快速的应用到实践中来,很好的开阔了眼界。周其键同学介绍,海天塑机集团是全球头部企业,几千名技术人员在开展研发,不断拓展和并购海外市场,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开拓进取精神,也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对课本的学习是很好的补充。朱浩辰同学说,实习过程中,每天的作息像上班一样的节奏,提前了解了机械行业的就业情况,了解了行业具体发展方向,对后面的就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很有帮助。苏坤同学说,海天的师傅言传身教,体验了一线工人的生活,提升了个人的责任感,学会了一些新的软件。朱光辉同学说,实习中感受到了很好的人文关怀,海天、学校和学院对实习同学都很好,在实习中感受到了快乐。胡浚岚同学说,通过实习,从一无所知到有所收获,从茫然无措到可以发现问题、总结提炼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再到由解决问题而带来的新问题,提升了个人的学习思路和实践能力,感受到了成长和个人的进步。何承扬同学说,通过实习学到了课本之外的内容,能接触到主流的先进设备,从图纸到成品,积累了一段新的成长经历,跟着耐心细致的师傅,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本次校领导带队的走访调研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通过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学校和学院多维拓展校企协同育人深度,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契合需求。校企协同机制探索创新,升级合作平台,从本科生就业渠道到项目联合申报,从研究生培养到卓越工程师共建,从地质e站建设到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多维度开展纵深扩幅的合作,促进人才生态链构建与不断完善,推进“校友导师库”建设,拓宽行业交流,推动课程体系改革,鼓励资深校友参与毕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助力形成“能力提升-岗位供给-技术反哺”的闭环链条,构建“校友-企业-学院”发展共同体,为培养支撑产业变革的复合型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